昆明理工大学赴贵州遵义开展 “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勇担时代重任”团员青年红色研学活动
作者: 时间:23-11-28 14:33:42 点击数:
11月24日-26日,昆明理工大学3支全国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团、第十三期“青马工程”菁英班学员、校团委工作人员、基层团委书记代表以及校级学生组

织团学骨干赴贵州省遵义市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勇担时代重任”团员青年红色研学活动。40名团员青年走进“红色圣地、转折之城”贵州遵义,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体悟伟大长征精神,接受革命教育和精神洗礼,同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在“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勇担时代重任”昆明理工大学团员青年红色研学活动开班仪式上,遵义市委党校原教育长、政治学教授韦生彬同志对昆工团员青年来到贵州遵义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为团员青年们讲授《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专题课程,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事例和生动的语言,从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内容,遵义会议精神解读、遵义会议的历史启示四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遵义会议集中体现出的坚定信念破困局、实事求是闯新路、独立自主开新局、民主团结写新篇的精神特质,激励广大团员青年深刻领悟遵义会议精神的当代价值与时代意蕴,从光辉历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进力量。

在为期三天的红色研学中,团员青年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贵州遵义时的路线,走进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纪念馆、凤凰山烈士陵园、苟坝会议旧址、枫香镇花茂村、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等地,在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缅怀先辈英雄事迹,重温激情燃烧岁月,感受“转折之城”满满“转折之志”。通过讲解教学、现场教学、点评教学,团员青年们深入学习遵义会议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体验革命生活,走进历史探寻初心,从“红色研学”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追寻贵州遵义这片红色热土上信仰的光芒。大家纷纷表示,革命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曲折,血雨腥风,刀光剑影,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今天的胜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光辉篇章。这一切历史,我们都不能忘记!




本次“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勇担时代重任”团员青年红色研学活动,将“红色”思政课堂搬到红色圣地贵州遵义,通过打造讲解教学、现场教学、点评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让团员青年们身临其境地感悟了用鲜血和生命锻造的“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

#团员青年说#
陈月苹(女)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2021级冶金工程专业
“青春冶能”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团成员

有幸作为“青春冶能”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团成员参加“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勇担时代重任”团员青年红色研学活动,来到红色圣地贵州遵义实地参观学习,聆听遵义市委党校原教育长、政治学教授韦生彬老师讲授的专题课程《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我受益匪浅。“雄关漫道真如铁”,历史烟尘中的一个个红色印记,讲述着“伟大转折”的惊心动魄;“而今迈步从头越”,时代答卷中的一次次艰难求索,凝结着“转折之志”的憧憬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继承发扬“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在学思践悟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曾祥俊
机电学院2022级机器人工程专业
“智”耕祖国大地 “志”献青春力量志愿宣讲团成员

花茂村,一个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追随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我们重访花茂村。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对花茂村的重要作用。看着墙上习近平总书记与花茂村群众亲切交流的画面,以及村民们的“笑脸”,我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乡村、对老百姓的重视。而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
柳佳玉(女)
管理与经济学院2022级质量管理工程专业
“遵”的很不错志愿宣讲团成员

今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凤凰山烈士陵园。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了。陵园内,墓碑上镶嵌着烈士们的名字,他们的名字仿佛在默默诉说着他们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先进事迹。凝视红军英烈墙上那些光辉的名字,我备受震撼,他们在最好的青春年华,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是伟大的英雄,他们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血脉,代代相传。作为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团成员,我将继续在“讲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传”,用青年之声讲好红色故事,以朋辈力量带动青年学生深学细悟遵义会议精神,引领同学们学好党史、学深党史、学透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龙秀(女)
城市学院202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第十三期“青马工程”菁英班学员

一盏马灯,照亮了红军的前路;一条小道,开出了长征的胜利坦途。今天,我们来到被称为“毛泽东用马灯点亮中国的地方”——苟坝。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斗转星移,我们早已远离战火纷飞的险境;时光不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接过新长征路上的接力棒,追寻前辈们的足迹,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继续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赵晨阳
艺传学院2020级广告学专业
学生骨干代表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生长在新时代,我们重走长征路,耳边回响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88年前,中央红军再战娄山关,取得中央红军自长征以来第一次大胜仗。江河一泻,浩浩荡荡。几十载岁月随江水流逝,但艰苦卓绝的精神已然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内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需要我们传承发扬好“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从历史中汲取丰富营养,从英雄身上找准努力方向,从发展变化中感悟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