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举办“七秩昆工”校园文化艺术系列活动——《桂梅老师》话剧专场展演
作者: 时间:23-12-15 15:36:57 点击数: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责任,发扬斗争精神,保持奋斗激情,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全校掀起讲述奋斗故事、感受奋斗成就、学习奋斗榜样、激发奋斗精神的热潮,以昂扬奋进的青春姿态迎接学校70周年华诞,12月14日,“七秩昆工”校园文化艺术系列活动暨大型主题团课——《桂梅老师》话剧专场展演在我校呈贡校区红土会堂顺利举行,校党委书记唐家华、校党委副书记蔡金红和各部门、各学院师生代表1400余人共同观看演出。


原创话剧《桂梅老师》由云南省话剧院、云南省戏剧家协会联合出品,王宝社编剧,王宝社、常浩导演,李红梅领衔主演。话剧以“真爱没有边界”为主题,采用“剥洋葱”式戏剧结构,用“往事重演”、时光穿越式的展示,一层层生动化演绎桂梅老师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多年,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倾尽全力、奉献所有,帮助2000余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故事,一幕幕立体化塑造桂梅老师坚持做高山峡谷里的“灯盏”,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人才,让党放心,让老百姓满意的人物形象,以人性的光芒,折射出党性的光辉,展示了桂梅老师以初心辉映党性、用生命教书育人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仰,启人思考。整场话剧演出始终响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主旋律,场景壮阔、感情真挚。演出现场,演员们的精彩演出赢得了师生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一幕幕动人的场景让许多师生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们一致表示,这不仅仅是一部话剧,更是一堂兼具认识高度、历史厚度和教学温度的思政大课,话剧彰显出的桂梅老师扎根山乡、教书育人的伟大精神深深烙印在了每个观演者的心中。



榜样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下阶段,共青团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会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广大昆工青年追随信仰之光、扛起历史之责、不负时代之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优异的成绩向母校70周年华诞献礼,为学校“双一流”创建贡献青春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观众说#
易俊洁(女)
“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云南省“青年文明号”号长
校党委委员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随着话剧帷幕的拉开,一位身体孱弱,走路侧微着身体的老人走向舞台中央,她是千千万万平凡基层教育者中的一位,40多年扎根山区,点亮了许多贫困女孩的梦想。桂梅老师在舞台上的独白令很多观众不禁潸然泪下,直击心灵,她说:“这么多年,是什么力量支撑我没有倒下?是信仰。这信仰像种子一样埋在心里,心里的种子要发芽成长,需要阳光和土壤……因为你心中有爱,只要你愿意就能做,所有人的爱加起来才是真正的大爱无疆。无数人的爱加起来,爱才有无疆的边界。桂梅老师的信仰与坚定是无数教育者的写照,有幸能同桂梅老师一道,扎根西南边疆,投身祖国西南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在未来的育人工作中,我将坚持不忘立德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抓牢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平台中,在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将科研成果投入云南乡村振兴事业中,努力实现科技报国、科技兴国。“脚下有泥,心里有光”,桂梅老师将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一座明亮的灯塔,照亮教育者的前行之路。
赵烨(女)
校团委兼职副书记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话剧塑造的张桂梅老师形象鲜活生动,独具匠心的舞台设计重现了一幕幕张桂梅老师的生平故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剧中的桂梅老师可信、可爱、可敬,她身形羸弱,面对困难,也有过沮丧灰心。是信仰,让她内心充满了力量,能够坚定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每次观看有关张桂梅老师事迹相关的报道和文艺作品,都会被她这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染。同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以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要求自己,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积极主动融入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青春力量。
汤恒敬(侗族)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2023级冶金工程专业菁英班团支书
有幸能够观看《桂梅老师》这一原创话剧,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张桂梅老师的精神世界,充分认识到了信仰的力量。桂梅老师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桂梅老师根据云南执教的社情民情,从学生出发,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情怀开展工作,大公无私,照亮心灵,培养出2000多个大学生,收养了1600多名儿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作为一名新生团支书,要以时代楷模桂梅老师立德树人的师者大爱与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为己任,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有党,肩上有责,眼里有光,胸怀大爱,凝聚团员青年担当作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陈兴宇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3级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
2023年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班学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桂梅老师40余年来,始终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教师岗位上,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全身心倾注到华坪基础教育事业之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带领2000余名贫困女学生走出大山、播下希望。她以自身为榜样言传身教,扎根深山,不负韶华,不求达己、只求达人。点点星火,汇聚成炬。作为一名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我会谨记桂梅老师对教育初心不改,对梦想永不言败,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充分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桂梅老师的思想以青年之声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同广大团员青年一道,共同以奋斗书写青春答卷,共做“脚下有路”的新时代好青年。